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凯发k8客户端

历史故事有助于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通过了解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历史故事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篇1】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王率对绞国发动进攻。楚军连连得胜,一直攻到绞国都城的南门。绞国不出城交战,竭尽全力把守城池,楚军几次三番攻城,都没有取得成功。

楚国大将屈瑕见此情形,就对楚王说:“绞国国势弱小,处理事情很轻率而不使用计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弱点,用智谋取胜。”然后,他向楚王献了一条计策。楚王一听,认为很好,就依计而行。

第二天,楚国的几十个士兵扮做樵夫模样,到绞国都城周围打柴,来引诱敌军。绞国将领见到楚人在山上打柴,身后没有楚军保护,就派捕捉他们,结果三十个手无寸铁的楚人被他们抓住。绞国官兵见这么容易就获得“胜利”,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过了一天,又有一群楚兵扮做打柴的樵夫,到山上引诱敌军。绞兵发现后,没有等到下命令,就纷纷出城,到山上捉拿楚人。这时,事先埋伏在城北门的楚兵一起冲杀出来,绞国很快就被打得大败。

绞国遭到惨败,城池眼看就守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绞国国君为了保住国家,被迫在绞国的城下与楚国签订屈辱的盟约。从此以后,绞国贪小便宜吃大亏的事情,便在各国中传扬开来。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篇2】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平鲁区)人。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唐朝武德年间,江南水乡周墅镇上来了位威风凛凛的骁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尉迟恭。人们见了都很疑惑:据说,因为秦王屡立战功,使得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心生嫉恨,兄弟之间经常明争暗斗。可是,就在这纷争不断的时刻,秦王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赶到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呢?

其实,李世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那天,他设宴犒劳众将,席间的座次都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不料,军师徐茂公一时疏忽,竟将尉迟恭的位子排在了一位文官的后面,顿时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尉迟恭指着那个文官责问道:“你有什么功劳,竟敢坐在我的前边?”

徐军师见状,赶紧上前相劝,哪知尉迟恭更是勃然大怒,挥起拳头,把徐茂公打得鼻青脸肿。这样目中无人,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指着尉迟恭痛心地骂道:“就算你功高如山,也不能如此鲁莽,今天不治一治你,恐怕来日你的铁拳就要打到我的身上了!”

江南周墅小镇,地势低洼,沼泽遍布。面对这片水汪汪的荒地,尉迟恭变得束手无策。看着百姓们经常被水涝害得有地不能种、有家不能住的凄凉景象,他是心急如焚。秦王把自己贬到这里就是要为百姓造福,想当初在百万军中都能叱咤风云,难道今天连这一亩三分地都无法治理吗?

尉迟恭不愧是条汉子,第二天,就带着手下的兵丁和百姓们一起大干了起来,霎时间,挖的挖填的填,一眼望去,煞是壮观。经过几个月的不停劳作,挖成了好几条河道,垦熟了一片片长满苇蒿的荒滩。百姓们在播种时都感激地说:“是老天爷给我们派来了救命菩萨啊!”

望着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尉迟恭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这天,他和副将曲大海一起踏勘屯田青苗长势,忽然发现有好大一圩麦苗,被马儿糟蹋得不成样子。尉迟恭蹲下身去,抚摸着踩烂的麦叶,心痛得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是百姓们的命根子,是谁这么心狠,要和这些无辜的幼苗过不去呢?谁知一连几个晚上,马儿都出来糟蹋麦苗,他即刻授命曲大海暗中追查,一旦查出元凶,就按军纪处罚。

三天后,曲大海忐忑不安地来到尉迟恭跟前,附耳禀道:“将军,糟蹋麦苗的是……是‘千里追风’。”闻听此言,只惊得尉迟恭张口结舌,额角间顿时渗出了点点汗珠。

千里追风可不是一般的战马,它浑身刷白无一根杂毛,三天不吃照样能日行千里。像这样的宝马,当时大唐的国土上只找得出两匹,另一匹就是远渡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原本,千里追风是隋炀皇帝胯下的御马,隋朝灭亡时被汉将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夺去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王琬骑着千里追风杀到了阵前。李世民是个识马之人,当下就暗暗关照尉迟恭:今天,破不了洛阳城没关系,可千万不能放走这匹宝马良驹。交战时,为了不伤着马儿,尉迟恭总是缩手缩脚,一不留神,反被王琬一枪刺中了胳膊。坐在阵前观战的李世民惊得失声叫了起来,也许是宝马通人心,知道对面那人才是它真正的主子。于是,在王琬再次挺枪刺向尉迟恭时,它突然前蹄腾空,暴叫如雷,活生生将王琬摔到了马下。

当尉迟恭将宝马交到李世民手里时,他欣喜得如获至宝。以后,不管上哪儿,他都是马不离身,要是遇上战事,更是一马当先。在战场上,千里追风曾多次背着主人冒死冲出重围,这使李世民更加爱不释手。后来,在讨伐刘黑闼的战斗中,为了营救李世民,尉迟恭催马连翻几座大山,竟然把自己的战马给活活累死了。看着尉迟恭抱着倒在血泊中的马儿痛心疾首的样子,李世民便忍痛割爱,将千里追风赠给了尉迟恭。

李世民对尉迟恭说:“好马配良将,只有你骑这匹马儿才是最合适的!”其实,尉迟恭不知道,李世民赠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以后不管他在哪儿,要是遇上危险,尉迟恭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身边。

果然,尉迟恭得了千里追风以后,那般文臣武将都对他另眼相看,就仿佛秦王又多了个贴身保镖似的。特别是太子和齐王恨得直咬牙,简直把他当成了肉中刺眼中钉,甚至还派刺客来暗杀他,要不是他事先就有防范,恐怕早就做了太子的刀下之鬼了。

按照军中纪律,战马践踏秧苗,同样是犯了死罪,现在要杀千里追风,你叫尉迟恭如何下得了手?他问曲大海:“你怎么知道是千里追风干的?”

曲大海说这几天他一直暗中留意着整个马群,结果发现,其它马儿都拴得好好的,只有千里追风单独关在圈内,不拴着。“昨天晚上,大约二更时分,我亲眼看见它一脚踢开栅栏,跑到麦田里疯狂地撒起野来……”

“放屁!”尉迟恭一把将曲大海拖到跟前,责问道,“曲大海,曲将军,我与你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为何要下此毒手,陷害我和千里追风?”这一问,可把曲大海吓坏了,他顿时脸色煞白,语无伦次地说:“将,将军,我对你一直忠心耿耿,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啊……”没等他把话说完,尉迟恭已命人将他押了下去。

尉迟恭心里非常难过,他一直把曲大海当成自己的兄弟,可没想到这小子竟是个吃里八外的东西。自打马踩麦苗事发后,尉迟恭也多了个心眼,他知道军营里的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根本不可能半夜跑出来偷吃麦苗的。所以,那晚曲大海赶着千里追风出来吃庄稼的事儿,全被躲在暗处的尉迟恭看得一清二楚。看来徐军师的话儿真的没说错:人心隔肚皮,在军中遇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啊!

几天后,在村口的土地庙前,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尉迟恭高坐台前,望着场地上的千里追风,那两只铜铃似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血来。他缓缓走到马前,轻轻抚摩着,从脸上揉到背上,又从背上揉到腿上,心里难受极了,真的比拿刀割自己身上的肉还疼啊!

这时,百姓们呼啦啦一片全跪下了,一位白发老翁双手抱拳道:“将军,请你饶了千里追风吧,它毕竟是头生畜,人怎能跟它一般见识。再说,麦苗毁了,我们明年还可以种的。”

多么善良的百姓,尉迟恭感慨万分,他也抱拳向人群深施一礼,高声说道:“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只怪我当初管教不严,不过,军中无戏言,我话已说出,哪里还有反悔之理!再说,今天我的马儿犯了过错就饶恕了,那么,要是明天别人的马儿也践踏了庄稼,该如何处置呢?”

说话间,冷不防千里追风撒起野来,前蹄腾空,一脚把站在边上的曲大海踢得连滚几圈,随即,一股殷红的鲜血从曲大海嘴角流出……尉迟恭再也忍不住了,只见他大手一挥,令牌已抛向半空。刽子手见状,钢刀飞舞,一起一落之间,斗大的马头便随风飘落,一股鲜红的马血直冲云霄……

消息传至京城,把李世民气得够戗,当天早朝,他就奏明父皇,要对尉迟恭严加惩处。哪知,他话没说完,边上就走出了太子和齐王,二人异口同声地禀道:不仅不能处罚尉迟恭,并且还要好好犒赏一番。因为尉迟恭这次完全是秉公执法,大义灭亲。至于那匹千里追风,确实死的有点可惜,为了安慰一下秦王,太子又建议,在周墅得西南方向,建一座白塔,以此来永远纪念千里追风。

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回太子竟如此通情达理。在太子的催促下,建塔的工程很快动工了,为了鼓励军士们,太子和齐王亲临江南,监督施工。几个月后,一座雄伟的白塔便矗立在娄江岸畔。站在塔顶,既可以游览娄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又能够观赏到周墅四乡的全貌。

人们哪里知道,其实这都是太子使的诡计。太子和齐王早想除掉秦王,只是惧怕尉迟恭,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为了对付尉迟恭,他们也动了不少脑筋,先是送礼拉拢,而后又派刺客威胁,哪知这个黑脸鬼像块牛皮糖,是软硬不吃!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尉迟恭自己却惹恼了李世民,这使他们万分得意,觉得是老天爷在暗中帮忙。生怕其中有诈,他们又不惜重金买通了曲大海……可是,好景不长,曲大海一死,他们就失去了眼线,为了重新控制尉迟恭,才想到在娄江边上造座白塔。塔造好后,太子就派人藏在塔顶,日夜监督着尉迟恭的一举一动。最近,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有时甚至一连几天不能上朝,太子觉得除掉李世民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暗地里又派了不少高手躲进了白塔,因为太子知道,想杀李世民,首先得干掉尉迟恭,要不然,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不了的。

说来奇怪,自从建了白塔,好久没有发生的马踩庄稼事件竟然又出现了。村人都说,这次的事儿更绝,没人看到马匹,可庄稼却是一片狼藉。

这下弄得人心惶惶了,尉迟恭赶紧奏明皇上。恰在这时,去印度取经的唐三藏回来了,皇上就命军师徐茂公和唐僧一起前来帮助尉迟恭。经过一番勘察,唐僧告诉尉迟恭,只因千里追风性子太烈,虽然杀了,魂魄却依然不肯离去。临走时,徐军师悄悄从袖中取出一幅图画,嘱咐尉迟恭:只要按照此图去挖潭布阵,马的魂魄一旦误入潭中,就再也无法出来了。

周墅镇本来就是河连着河,潭对着潭,只需稍加修饰,图上的水阵便一目了然。尉迟恭仔细清点一下,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七十二只水潭。水阵修好了,马的魂魄果然再也不敢来了。百姓们终于太平了,尉迟恭也轻松了,于是他每天头戴斗笠,手握渔竿,划一条小船,在河泊中游来荡去,静静垂钓。

这些日子,村民们忽然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不对劲:白塔内的人越聚越多,虽然都是客商打扮,可一个个目露凶光,杀气腾腾,村民们无意中还看见他们的行李中暗藏着刀枪。有人悄悄告诉尉迟恭,他却似早有所料,不惊不慌,仍然每天划着船儿去潭中垂钓。这天,正钓得兴起,突然老天爷翻了脸,空中乌云翻滚,一阵阵怪风吹的芦苇丛中“嘘嘘”作响。

就在尉迟恭准备收竿时,猛地发现芦苇丛中有无数只小船在悄无声息地向他划来,小船上是清一色的黑衣人。他放下渔竿,抽出双桨,两膀一用力,船儿就像箭打似的向前飞了出去。此刻,小船上的黑衣人也奋力划了起来,可是,他们连吃奶的劲儿都使了出来,却还是无法追上尉迟恭。黑衣人弄不明白,据他们了解,尉迟恭平时并不熟水性,可今天怎么能把船儿玩得像手中的玩具。

尉迟恭回头看看,见黑衣人已被自己甩出老远,于是他故意放慢速度,引他们往水阵深处而来。大约兜了十几个圈子,估计那些黑衣人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尉迟恭才收起了双桨,坐在船上抽着旱烟。一袋烟的工夫,黑衣人的小船才一只只靠了上来,就在他们得意忘形的时刻,尉迟恭一下揭掉头上的斗笠,一阵狂笑,把所有的黑衣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原来眼前的钓鱼人根本不是尉迟恭,而是在土地庙前求尉迟恭不要杀马的白发老翁。

黑衣人知道上当了,他们在白塔上苦苦盯了几个月,却一直在钻尉迟恭的圈套。顿时,一个个气得怪叫连连,从船舱内抽出家伙,奋力扑向白发老翁。但见白发老翁笑声不绝,双脚轻轻一点,一个鹞子翻身直插河心,眨眼之间便消失在茫茫的水色之中。望着这无边的水面,黑衣人都不敢往下跳,最后等了半天,只得灰溜溜地向原路退出。眼看天色已暗了下来,他们哪敢再多留片刻。然而,任凭他们如何使劲划桨,小船总是离不开这片水域。此刻,他们才猛然醒悟,这就是徐茂公设下的迷水阵,进了这个阵,再想出去恐怕比登天还难。

事情传到京城,可急坏了太子和齐王,他们连夜召集死党,悄悄策划下一步计划。情况已到了十二万分的危急,如果再犹豫不决,等尉迟恭赶回来,恐怕就没有机会下手了。好在,现在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千里追风一死,尉迟恭就是想回来,最起码也得二至三天。经过一番周密的布置,一张无形的大网悄无声息地张开了。

翌日清晨,李世民和徐茂公跟往常一样,早早向午朝门外走来。一路上,军师徐茂公总觉得气氛有点异样,周围似乎隐藏着一股杀气,就连两旁的军士也变得一个都不认识了。快要走进午朝门时,徐茂公突然拉住李世民拐进了边上的侧门。

见事已败露,太子便不顾一切,带领人马在后边紧追不舍。就在秦王和徐茂公跑到玄武门门口,准备飞身上马的一刹那,齐王李元吉也带了一队人马从斜刺里杀了出来。齐王手持长矛,一下便顶住了李世民的咽喉。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就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那声音由远而近,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来到了眼前。兵士们还没来得及看清来人是谁,一支雕翎已不偏不倚将齐王射下马来,当追过来的太子看到这一幕时,直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最为惧怕的尉迟恭和千里追风。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军师徐茂公早就看出太子心怀鬼胎,便和秦王商量,故意让尉迟恭当众演了一出醉打大臣的闹剧,才毫无破绽地将他“贬”到了江南。后来,在曲大海那里又证实了太子的险恶用心,尉迟恭就和徐茂公商量,先暗中将千里追风藏了起来。为了稳住太子,掩人耳目,他又在土地庙前导演了一出“杀马”。被杀掉的只是一匹普通的白马,那位被马踢得口吐鲜血的曲大海也是兵士假扮的。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尉迟恭也被封为右武侯大将军。也许是国家太平了,不用再打仗了,自那以后,千里追风竟销声匿迹了。不过在周墅小镇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依然能听到,在广袤的田野里,经常会传来几声嘹亮的马啼声。有人说,这是千里追风来看他们了;也有人说,是百姓们思念千里追风,所以才时常会在梦中见到它。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篇3】

羌瘣——俘赵王迁,灭赵国

羌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名猛将。公元前229年(秦王政18年),羌瘣伐赵。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随王翦攻赵国,在东阳俘获赵王迁,灭赵。攻燕国时驻屯中山。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赵国大旱,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在稳定占领区形势,将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后,立即转用兵力于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羌瘣伐赵。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秦国在赵地设置邯郸郡。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

史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司马迁):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杨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篇4】

晚清的时候。整个官场腐败,清政府丧权辱国,而政府官员更是贪赃枉法、鱼肉人民,整个大清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而就在这时,反映清政府官员贪赃枉法的一部官场小说则在下层百姓甚至一部分官员中广为流传,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部小说就是晚清著名的《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写于20世纪初,作者李宝嘉在动笔写这部小说后,就开始在他自己创办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这部小说的连载很快引起了轰动,《官场现形记》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连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太后、军机、中堂,下至衙役、狱头等一百多个大小官吏,李宝嘉将这些形形色色官僚们的各种恶行、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或侵吞公款,贪赃枉法;或卖官鬻爵,大发横财;或名“剿匪”,实害民;或冒名得官,寡廉鲜耻;或媚外惧洋,奴性十足。《官场现形记》犹如一幅封建社会末期官场的百丑图长卷。

在《世界繁华报》连载时,人们都在找小说里影射的是当朝的哪些官员。因为在《官场现形记》里,写的大多是清朝的真人真事,只是名字换了而已,而且涉及的好多情节都是清朝的秘密。《世界繁华报》的发行量很快由几千份上升到几万份,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供不应求、报贩加价出售的现象。

很快,《世界繁华报》传到了慈禧太后的手里,慈禧太后看过后很是生气。当时,清朝已经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慈禧太后把清朝的衰落、受列强欺负的罪都算到了这些政府官员的头上,于是开始了一场大的“反腐败”行动,而这场“反腐败”行动的主要对象就是《官场现形记》中所影射的官员。

慈禧“反腐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按图索骥,照着《官场现形记》里影射的名单抓人,很快,就有一大批官员被抓起来,以谋反罪斩立决。

摄政王载沣下令通缉此小说的作者。并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这个胆大妄为、扰乱社会的李宝嘉,查封连载此作品的《世界繁华报》报社。

可是,李宝嘉却一点也不担心,他把《世界繁华报》化整为零,搬到了当时的英租界,继续连载《官场现形记》。很快《官场现形记》连载完了。但让慈禧太后没有想到的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很快就在一些列强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的外国人甚至把这本书带到了国外。

而慈禧太后则让人把《官场现形记》中的一些行贿、受贿以及官员的腐败行为整理出来,下令全国官员凡有此行为者,皆为重罪。而当时《官场现形记》里所涉及的大部分官员都被慈禧太后以谋反罪处决了。

虽然这本书没有改变清朝的命运,可是当时的官员也因为《官场现形记》而收敛了很多。一本小说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反腐指南”,这恐怕也算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吧!

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篇5】

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