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
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1、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
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
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
2、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概括故事情节,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一、导入
师问:多慷慨悲歌的燕赵大地上,英雄豪杰辈出,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举例,教师最后点出荆轲并引入人物介绍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板书:题目作者)附:(人物简介)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课件展示)
二、教学目标(课件展示)
三、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课件展示)
1、关于《战国策》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故事发生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
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作为燕赵儿女,让我们怀着一颗对荆轲的敬佩之心去听去读(音频范读资料、课件展示正音)
1、听读、正音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
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本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我们用小标题形式去总结概括
1、教师可先做示范
2、学生速读课文,总结概括并发言
3、教师明确(课件展示、板书)
易水悲歌(9) (10--11)
六、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句
1、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预习时不理解的词句,把本组解决不了的词句记录下来。
2、各小组问、答题,交流。
3、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强调重点,及时板书归类。
七、小结:强调板书所写的重点词句。(课件总结展示)
(一)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之淬,通“粹”,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二)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含有“故意”之意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今义:货币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掷击今义:向上提起
(三)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示)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示)
4、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
欲与(之)俱(往)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 (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 (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八、作业:
1、在笔记本上归类总结重点词句。
2、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作技巧。
一、复习巩固重点知识(利用课件)
重点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及句式
二、分析人物形象
引入:荆轲是我们燕赵大地的骄傲,那么,作为一个燕赵儿女,我们应该从他的身上学习些什么呢?
1、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生讨论并发言)
2、师总结(课件展示):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三、写作技巧
本文在情节、场面描写上非常精彩,尤其在荆轲秦廷行刺的过程中的细节描写格外突出,对学生今后的写作有很好地指导作用。让学生再读文章,找出其认为最精彩之处。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总结(课件展示):
“长于叙事,精于描写”是《战国策》写作的特点,本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文章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生动,可读性很强,有小说的影子;大量的。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场面描写有特色,特别是刺秦王一段,既有全景描写,又有特写,集中完整的表现了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
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四、知识拓展(见课件)
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业
选取你感兴趣的一个场景,仔细观察体会,运用本课所涉及到的描写方法,写一段“情境再现”。
设计/ 董亚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2、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3、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二、 教学设想
1、本文的故事情节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的陌生,因此先通过阅读方式让大致了解文章的结构。
2、不断朗读的方式读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先归纳、提出文言知识的重难点,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3、本文通过几个场景对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通过分析几个场景让学生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三、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结构,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知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历史背景介绍: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二、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
对于文章的结构,可以让学生讨论归纳,老师主要做引导,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归纳结果,可以让学生大胆表达,讨论,鉴别优劣。
第一种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
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
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杀秦王不成被杀。
第二种结构:
第一部分(1—2):开端,行刺缘起
第二部分(3—9):发展,行刺准备
第三部分(10—17):高潮,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18):尾声,荆轲被斩。
学生在分析本文结构时可能会得出以上两种结构,教师不做刻意的确定,只要持结论的同学言之有理均可。为便利以后教学方便,本课教学采用第二种结构分法。
三、学习文言知识
文章比较长,文言知识也很丰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本教学环节的学习原则有两个,一是学生的知识疑惑点,即难点;二是学生的知识必备点,即重点。采用学生读文章发现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
1、学生朗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讨论、学习相关文言知识
(以下各部分均按照以上方法学习)
2、本文学生应该掌握的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常见句式
3、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学习的文言知识
2、找出文章中能够表现荆轲人物形象和品格的事件(或片段),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暴,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 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 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 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7、 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 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明确: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 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 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明确: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明确: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6.教师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
①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②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③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nbs, p;
5.教师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四部分,思考:
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2)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三、问题探究:
(一)问题一: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荆轲:
①荆轲的“智”:
a) 私见樊於期 b) 顾笑秦武阳 c) 为自己解围 d) 荆轲有所待 e) 厚遗秦蒙嘉
②荆轲的“勇”:
a)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侧面衬托)
b)勇逐秦王
c)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目眩良久(正面描写)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论: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面对强秦,镇定自若,从容不 迫,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2、太子丹: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欲速则不达。
讨论太子丹在人格上的缺陷。(要有具体事实)
明确:施恩图报,急于求成,胡乱猜疑。
(二)问题二、陶渊明《咏荆轲》:“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陶说?为什么?
(看课后陶渊明诗歌后展开讨论,不预设答案,可各抒己见。)
提供看法,仅供参考: 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谈不上“知己”。荆轲要待机而动,太子丹却“疑其有悔改”,予以责难,甚至以先遣秦武阳相逼,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的焦虑心情、狭隘心胸,表现出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性情刚烈的荆轲无法忍受太子丹的不信任,“怒叱太子”,仓促上路。既然太子丹对荆轲的了解、尊重、信任都十分有限,那么,“君子死知己”这一说法自然难以成立。
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从主客关系看,双方各有所需,太子丹需要利用荆轲抑制秦国复仇雪恨,荆轲需要利用太子丹获取声名。历史记载:“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太子丹对荆轲的心性是十分了解的,从这一角度,说他们是同气相求的“知己”也未尝不可。杀手荆轲“提剑出燕京”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知遇之恩,荆轲确乎是为“知己”而非为理念而赴死的。
(三)、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教师小结: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 课堂小结:
五、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丈《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土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丈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①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②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⑥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⑦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bao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⑧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⑤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⑩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于(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4、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于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同上。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
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
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
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
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
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
献(于)秦王(省略介词)
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
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
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6、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2、找出文中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在表现人物性格上的作用,初步体会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与翻译的能力。
2、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编写课文的情节提纲。
3、通过自读训练学生文言语感,通过对细节刻画的作用和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2、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3、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 学 重 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3、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 学 思 路 梳理字词,读懂全文——编写提纲,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评述人物——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主要 教学 方法 教法 :重视感悟、熏陶和积累。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学法:①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②合作、探究法。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
剪辑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课前自主探究,了解《战国策》及时代背景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共33篇。《战国策》是一部历史文献,为我们研究战国时代的社会斗争提供了资料。同时它也是一部散文集。它的语言流畅犀利,是论辩文的典型。每论述一个问题,都能反复纵横曲尽其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而具体,又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道理。对后世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2、时代背景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时期,各封建诸侯国为夺取土地和人口,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受益于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势力,六国日益衰弱。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十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中国。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赵,大军曾逼近燕国的西南边境。原在秦国为人质的燕太子丹已逃回燕国,为报质秦之恨,并解燕国之危,于前227年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不久。燕为秦所亡。
3、了解战国四大刺客。
学生搜集资料,识记、摘抄要点,了解作品及背景。
课前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
预习课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为研习课文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后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大导演陈凯歌拍摄的一部《荆轲刺秦王》,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荆轲是一个英雄,浑身充满着坚持己见的义无返顾的决绝,即使毁灭自身也不损大义,并以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高歌传诵千古,这节课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来感受“刺秦”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
学生感受画面的悲壮氛围,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诵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疏通文意
1、 放课文录音。
2、 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重点词
微 、信 、诚 、以 、购 、迟、 顾、 遗 举 、就 、引。
⑵通假字
说、 淬、 以、陵、 反、决、振、 宾、
见、还、奉、卒。
⑶文言多义实词
兵、私、穷、为、就、引、见、意、使、还、陈、顾、提。
⑷、词类活用
北、 函、前、 远 、闻、 迟、上 、怪 、箕踞、 旦暮、生。
⑸、古今异义
涕、穷困、长者、 有意、遇、深、于是、 不顾。
⑹、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跟读,正音,然后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圈点、勾划出疑难词句,思考,理解课文大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完成课后练习三。
突破教学重点,培养文言语感。
四、编写克课文情节提纲,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写出全文结构提要:
第一部分(1—2):故事的开端,交代刺秦原因。
第二部分:(3—9)故事的发展,交代刺秦准备。
第三部分(10—17):故事的高潮,交代刺秦经过。
第四部分(18):故事的结局,交代刺秦结果。
2、根据结构提要,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饱含情感地复述全文。 学生探究讨论,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由各组推荐学生进行故事接龙。 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 课外完成。 为进一步研讨课文作准备。
第 二 课 时
一、品读第三段:樊荆会面
1、 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将奈何?” “……何如?” “……将军岂有意乎?”三个问句,先激之以仇,次探之以义,三询之以谋,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燕赵之士的荆轲,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其侠肝义胆跃然纸上。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对话(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举止神态等。
学生分角色朗读,进行人物对话。
分组探究交流,回答问题。
由面到点,从荆轲说服樊於期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 、品读第九段:易水诀别
1、探究: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是件极难办到的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论成功与否,其结果都是可悲的,故太子及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示这是生离死别,是永诀,也以此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同时渲染了送行时的悲壮气氛。
2、探究:“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3、探究:由此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
明确:(不惧死,不为己)忠、勇、义(侠肝义胆,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赏析完毕,要求学生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跟上音乐节奏。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
思考问题,分组探究交流,积极作答。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学生语感。
理解“易水诀别”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把握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
二
课
时 三、品读13—18段:廷刺秦王 1、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⑴“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⑵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⑶“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⑷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⑸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2、表演: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1、学生自读讨论。
2、学生合作交流。
圈点、勾画:①抓人物的言行神态,把荆轲置身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环境中分析。
②找出文中描写荆轲的句子。找出文中描写周围人物的句子。
3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理解“廷刺秦王”这段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
体会《战国策》“长于叙事,精于描写”的写作特点
学编课本剧,通过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艺,力图让学生如临其境,使课堂气氛活跃。
一、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及鉴赏方法
荆轲虽然没有成功,但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在威严的秦廷中,面对着瑟瑟发抖的助手,面对不可一世的秦王,他的谈笑自若,慷慨赴死能让秦王狼狈不堪,让秦臣惊惶失措,让秦廷的威严不再,更让他的助手自惭形秽……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2、总结鉴赏方法——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在场面中分析人物。(通过分析环境及周围人物来分析人物)。
③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 学生结合第二课时的研习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发言。
做笔记。 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材料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总结鉴赏方法,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启迪深究 1、历代对荆轲的评价: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2、你怎样看待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客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区分荆轲事迹与精神的历史影响和今天对荆轲的再认识。②要区分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③要区分客观上的历史趋势与微观上的具体环境。如,
荆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反抗强暴、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留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地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到尊重。荆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保卫燕国、反抗侵伐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但也应该看到荆轲刺秦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种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阅读提供的语言材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分组探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自由赏析和深入探究的能力,从而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点——多角度认识、理解事物。
三、拓展延伸 苏轼在《留侯论》中写道:“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说出了自己评价豪杰的标准。那么,你心目中评价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讨论发言。 学生深入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然后各抒己见。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发言、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布置作业
以“我看‘荆轲刺秦’”或“论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课内编写提纲,课外完成习作。 通过写作训练,巩固研习成果,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
与
创新之处
1、教学思路明晰,内容详细实用,便于实施。
2、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积累。
3、有效使用了多媒体,增大了课堂容量。
4、教学方法多样,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存在的问题
与不足
1、归纳文言知识时耗时较长,应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进行整理,检查后教师加以补充即可。
2、其他几位人物的形象特点可稍作点拨。
课型:讲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整体感知课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③学会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与态度: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学会历史而辩证地评价人物。
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展示雕塑照片)
来到正定讲课,我感到非常高兴,一进县城,就被这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所感染。我们住在华阳假日酒店,外面正在兴建文化广场,刚才的照片就是在那里拍摄的。在此,我进一步了解到正定这座文化古城悠久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南越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一代名家颜真卿等等,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此我相信我们正定中学的同学们一定都非常优秀。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道理: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其实,我们燕赵大地的历史上一直就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古语讲“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近荆轲,去感悟他那慷慨悲那歌的情怀。
二、背景介绍: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检查预习:
1、字音:(课件)找同学读。
a.拜谒(yè) 濡(rú)缕 变徵(zhǐ) 淬(cuì)火
b.忤(wǔ)视 图穷匕(bì)见(xiàn) 八创(chuāng)
c.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d.拊(fǔ)心 瞋(chēn)目 樊於(yú)期 怒叱(chì)
答案:a
2、整体感知:
①指出本文中的主要事件。
②课件出示主要事件:
(一)开端:行刺缘起。
(二)发展:行刺准备。
(三)高潮:廷刺秦王。
(四)结局:荆轲被斩。
总结:通过检查,发现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很好,只是对人物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和辩证,待通篇学习之后我们再进一步讨论。
四、精讲前四段:
1、介绍文言文读法:朗读、点读、美读、析读。
2、分段朗读。
3、分段点拨重点字词。(学生质疑、互相答疑、教师补充)
五、总结回顾知识点
课件出示:
①重点字词
尽收(占领)其地
秦兵旦暮(早晚,马上)渡易水
微(如果没有)太子言
邑(封地)万家
诚(果真)能得樊将军首
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尔
②词类活用:
樊於期乃前(上前,名做动)曰
函(名做状)封之
③古今异义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来;(今义)能够,表允许。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④文言句式:
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省略句,倒装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太子闻之,( )驰往,( )伏尸而哭,( )极哀。(省略句)
3、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感情、语气。
4、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写法。
①【人物形象】
太子丹:有责任感,有仁爱之心。
荆 轲:有勇有谋,城府很深,正直果断,擅于辞令。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胆衷肠,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②【写法】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5、劝说的艺术:
①语言委婉而不失力度
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拓展训练:劝说
设定情景,由学生进行表达训练,体会劝说的艺术。
情景一:本班有一同学在考试中因作弊而获得高分,成为本班第一名。请以好朋友的身份劝他向老师认错。
情景二:本班有一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但不愿帮助同学。请你以班主任的身份劝说他去帮助班上成绩落后的同学补习功课。
以上两题任选其一,自由结合小组
七、布置作业:
1、通译前四段。
2、试着写一首咏荆轲的小诗或写一篇荆轲小传。
3、示范原创诗。
咏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秦王纵横平赵燕。
男儿有志纾国难,太子无奈求圣贤。
家国重任擎一身,樊首舆图封两函。
始皇幸存统四海,荆轲忠勇高云天。
板书设计
朗读
点读 太子丹:有责任感,有仁爱之心。
美读 荆 轲:有勇有谋,城府很深,正直果断,擅于辞令。
析读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胆衷肠,顾全大局,勇于牺牲。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了解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
(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淬
4、(6段)=〉配备副手
敢、忤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共诛
(3)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第二教时:研读二、三部分
第三教时:荆轲形象分析及型轲刺秦王的认识,课后作业。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论文)
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坚决执行这一新课程理念,并且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荆轲刺秦王》全文共分为三课时,本教案是《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辨析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和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2、组织学生重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重现刺秦一幕,从中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2、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述刺秦行动。
三、教学设想
1.由于课文已经在前两课时讲读完毕,所以这一课时重要是引导学生评述荆轲和重现刺秦一幕。
2.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同时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充分开展提供独立的学习机会。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把获取知识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开展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和个别辩论等多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此外,还请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刺秦场面的表演。
四、教学步骤: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导语:
我们上两节课已经讲解完课文,为了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我们这节课重点探讨荆轲的性格特点和评述荆轲,并且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2、简单明确地复习前课文所讲授的重要内容。
3、请学生饱含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全文: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4、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霸强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5、分析重现刺秦的过程:
进入秦殿--顾笑武阳--秦廷搏击--倚柱笑骂--英勇就义
6、分析鉴赏刺秦场面的写作方法: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7、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内容:学生甲饰荆轲、学生乙饰秦武阳、学生丙饰秦王、学生丁饰夏无且、一些学生饰大臣和侍卫,表演荆轲刺秦王惊心动魄的场面。
8、表演刺秦完毕,请学生开展讨论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内容:如何评价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权、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9、总结全文,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建议有条件的同学,课后可以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加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附:板书设计
10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全文梗概: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
荆轲形象分析:有勇有谋深沉刚毅慷慨爱国无畏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凌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分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1.复习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 忤(w() 徵(zh!) 陛(b@) 卒(c)) 提(d!) 创(chu1ng) 揕(zh8) 拊(f( 樊於(w&)期 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1] [2] 下一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狼烟四起
开端义士请缨
发展求取信物易水诀别
*廷刺秦王
结局壮士殒命
尾声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1)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2)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白衣冠
2突出重点荆轲
3顾及全面其他人物
4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如:白衣冠世皆垂泪涕泣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
3)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动作描写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九、【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合作探究】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小结: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2、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4、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拓展探究】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统治的思想,这是本文的主旨,同学们已经领会了。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2、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3、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荆轲的“智”:
1、私见樊於期
2、厚遗秦蒙嘉
3、顾笑秦武阳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不仅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学生收获了知识,学生们对这一堂课的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充分的吸收,乐于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带给他们了快乐,增长了见识,并且富有成就感。